武昌城内的百姓听到吆喝声,最先按耐不住。
他们争先恐后,围住报童,索要新的大明日报。
一些还在家里的百姓得到消息后,连忙上街,加入抢报纸的行列中。
甚至,一些官员或富商,还专门请了一些大汉,只为能抢到一份大明日报。
抢到报纸的人站在街头上,立马看了起来。
“快看,这一期的大明日报,公布了咱们武昌和京城的人均收入。”
“具体情况怎么样?”
“报纸上写的很清楚,武昌的人均收入,要超过京城!”
顿时,武昌百姓沸腾了。
一股幸福感从心底油然而生。
他们心中感叹,楚王果真英明神武,在他的带领下,武昌的人均收入竟然超过了京城!
放在以前,这种事情,武昌的百姓根本就不敢想。
京城。
百姓听到报童的声音中,有了许多关于应天府的消息,顿时也坐不住了。
而且,又是免费的,不要钱。
更激发了人们的哄抢现象。
看完报纸后,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。
“原来咱们应天府,有趣的事情这么多。”
“大明日报可真不错,不但能增加咱们的见闻,还能带来这么多的趣事。”
“日后,老夫定要每一期都看!”
还有很多城市,也都上演着相同的一幕。
十万份报纸,分散到全国各地,根本就有些不够看,立马被哄抢一空。
这一下子,武昌彻底在京城,乃至全国都出名了。
许多人心中好奇,都想要亲自去武昌城看一看。
一些做生意的商人,也按耐不住好奇,想要把分店开到武昌。
不知不觉间,在大明日报的影响下,武昌城经济增长了,城市规模扩大了,更是变得比以前繁荣数倍。
尤其是大明日报上刊登的广告。
广告位上的那些商家,一瞬间被大众所熟知。
奇怪的现象发生了。
人们在买东西时,总是下意识地想要去这些商铺买。
甚至,一些来自外地的大户人家,还特意跑到这些商铺中采购。
这些打了广告的商户,生意顿时变得十分火爆。
连带着收入也水涨船高。
比如,有一户贩卖红枣的商户。
原先红枣价格低,还卖不出去。
可自从刊登了广告后。
即使将红枣的售卖价格提高三倍。
上门购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。
以前囤积的那些红枣,根本就不够卖。
这些受益的商户心中对楚王十分感激,提着琳琅满目的礼品登上楚王府道谢。
朱桢无奈,迫于这些商户的热情,只得把礼物一一收下。
另外。
在大明日报的火爆下,朱桢发布的人才引进计划得到了广泛的回响。
许多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,离开自己的家乡,前往武昌,投奔楚王。
一些上了年纪的秀才,生活潦倒穷困。
为了领到报纸上说的银子、土地、房产这些奖励,纷纷启程前往武昌。
…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本站网站:.kuaishuku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入伍当纠察,需要提前退伍? 对酒,仗剑,问长生 美食:随机摆摊,顾客追我十条街 嗳,这半生 文娱:姐,我还是想自己努力 人偶中的顽皮萝莉 民调局异闻录 苟在大唐当卧底 巅峰高手混花都 林墨柳如涵 离婚?我反手自曝神医身份 重生:秀翻娱乐圈 崩坏,开局遇到雷电芽衣 苏哲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我真的只想败光国运 娇瘾缠欢 万古雷神 我的四位绝美师姐 六零: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情敌每天都在变美